太阳照在绿墙山

call me 绿墙山

善用导航
同人文转载不喜,其余随意
不提供文包下载
请勿进行无授权的二次上传

*自我,枯燥,慎入


抛开小学时代的打油诗创作,我第一次写小说大约在初一、初二。那时候喜欢冒险类的故事,并没有接触JUMP系,但是喜欢秀逗魔导士(禁止吐槽这个翻译,毕竟童年回忆)这类剑与魔法的冒险。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网络的概念,杂志风头正劲,每个月零花钱都砸给了《科幻世界》《奇幻世界》和后来的《九州》。对创作影响最大的初心作品应该是九州没跑了,宏大世界观,多主角,故事内核丰富,又有几分装逼的深沉——九州简直可以说是我的人生理想了。于是在这样的基础上,我从初二到高二把所有的课余时间用来手写一部长篇架空奇幻,大致是一个身世神秘的主角一路打怪练级结交队友,发现boss阴谋最后逆天开挂打败boss的jump系故事,自以为基调深沉悲情,实则傻得不行。

那个时期,因为是手写,可以说全班同学都知道我写小说,但读者只有闺蜜一人,总是拉着闺蜜讨论人设剧情,搞得闺蜜不厌其烦。也同样是因为手写,要求一次性就有比较高的完成度,落笔不改,因此不断和自己的文字磨合。现在回想起来,大概是一段非常难得的经历,完全是用笨办法在做基础练习、学习“讲人话”吧。

高三到大二,开了一个(依然自以为)宏大的架空奇幻脑洞,现在回过头想想比第一部长篇要进步的多。因为当时已经认识到自己写长篇的节奏完全是流水式,而开始有意锻炼中短篇技能,每一篇都是万字或几万字的中短篇,由一个个独立的故事串起一个大系列。故事的内核相对还比较严肃,大约是我在“严肃”(才怪)道路上的最后一次挣扎。后来这个系列因为笔力不逮而陷入僵局。


2009年夏天,我在室友的安利下接触了同人,第一个墙头是APH。那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文从硬盘里拿出来,第一次面对完全陌生的读者,第一次用别人的角色和故事进行创作,第一次以“情感”作为故事的核心,也是自己的作品第一次被人“认可”。我前后在aph写了数十万字,自以为是历史向,去看了几本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书,就以为自己可以“玩历史”了,现在根本没有勇气打开重读。

那时候经历了“无拘无束的原创”到“完全陌生的同人”的阵痛。至今我都坚持原创和同人是两套技能树,而在完全没有“文章骨架”概念的2009年,调整自己的习惯去适应同人的“潜规则”还是很别扭的,处于一种梦游式写作的状态,仿佛不知道思考,也没有大纲,态度也很随意——反正同人只是写着开心写着玩而已,我是抱着这种心态去动笔的。

转折大约出现在2010年第一次出本的时候。为了写合志的稿子,反复去思考去磨,焦虑到失眠,可我依然对技巧毫无概念,完全是用本能和直觉硬生生一头撞上去的。

然而在那之后,好像突然领悟了一些难以言说的技能,在同人短篇方面很快顺畅起来。2010年后半年爬墙去了新三国,依然是戏说历史题材,写了字数不多但篇数不少的一批短篇。现在那个时期的“历史向”短篇,文字水平大约还凑合,但“历史”的内核肤浅到了不自知的程度。这个时期有一些文被我搬运到LOFTER,某篇至今还是该CP tag榜首,可我着实觉得OOC到自挂东南枝。

从aph到三国,再到之后几年断断续续写的九州和十二国同人,我也算在“历史向”上下过不少笔墨。如今想起来,由于我这个人的阅读和认识水平着实肤浅且不思进取,“历史向”其实是我完全撑不住的题材。在思想深度方面我可以算作晚熟到完全不熟的类型,深沉装不来,文以载道这回事,和我从根本上绝缘。


在这时候,2011-2012年,我爬墙到了盗墓笔记。盗笔可以说是我对角色内心世界挖掘最用力的一个墙头,我在盗笔出了第二本第三本合志,拼命地在角色身上下功夫(这大约也是原作人物的魅力吧)。这个时期依然都是短篇,并没有什么特别出挑的,优点(或者说是特点)是以角色作为绝对核心,角色的塑造也是我所有同人墙头里最有意思的。

这段时间也是我写文比较瓶颈的时期,2012-2013年我时隔多年重拾原创技能,完成了一篇26万字的烂尾武侠。事实证明这个技能确实烂掉了,或者说当年就不怎么样,自己没发觉而已。这之后就没进行过完整的原创写作了。


2013年爬墙全职,这四年多可以说是文风、思路和技巧都稳定下来的一个时期。我终于放弃了自己无法掌握的题材,踏踏实实做一个狗血言情作者,沉迷都市情感大戏不可自拔。情感这种题材,其实很多仰赖于自身的“感性”。自己经历了一些事,突然开了窍,内心有一些领悟,就可以逐渐将领悟以文字形式传达出去了。

在“感性”方面发挥最好的是2014年末开始写的《我我他他》,但这是一种虐人八百、自损八千的写作方法,后来2016年蔺苏的《弱水三千》要健康得多。

2015年底-2016年爬墙琅琊榜蔺苏,又写起了我喜欢的古风题材,但是这一次很有自知之明地定位在古风(武侠)言情的调调上,倒也写得很开心。《弱水三千》其实是我很喜欢的一篇,虽然它的修改稿是我所有本子里改动最大、最伤筋动骨、最磨人最艰难的。它从“相遇”开始讲述一个相爱的过程,在情感过程的描述方面比之前几篇都细致得多。

2013年之后的另一个进步是终于能写个完整的故事了,甭管叙事和节奏靠不靠谱,至少不是流水账,有头有尾说完一个十万来字的故事。《老板密码》《如影随形》《我我他他》《弱水三千》是情感导向,《定风波》《NeverLasting》《昨日之阱》是故事导向,分类之后就能明显看出进步。


以“狗血情感剧”这个定位而言,最近感觉到的问题是叙事逐渐成了短板。《NL》的叙事节奏烂得一塌糊涂,《昨日之阱》虽然保住了节奏,但叙事效率和效果都很糟糕。而另一方面,自身的“感性”似乎有被耗尽的趋势,感性触觉灵敏度一直在下降。或许新的一轮瓶颈期已经来了,这是在提醒我应该歇一歇手,去借几本书来充电……或者去谈一场恋爱激活荷尔蒙(没有的不存在的)。

接下来想练习的大概是细化大纲吧。然而大纲千好万好,我还是经常在半路上灵光一闪而改变主意,没办法做到“谋定而后动”。另外最近阅读量掉得厉害,再不看书就要没手感了。

60 20 /  
评论(20)
热度(60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太阳照在绿墙山 | Powered by LOFTER